四川省部署建材等行业碳达峰行动 |
|||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1日|||
摘要:
为有序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实现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10月26日,四川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
为有序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实现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10月26日,四川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高标准建设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支撑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 年下降 1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 —3—19.5%。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 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全省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有条件的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峰。 方案同时确定了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其中,188金宝搏手机 碳达峰行动明确,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188金宝搏手机 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 推动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等行业梯次有序达峰。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 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188体育是国内的吗 、天然气应用比重。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钒钛钢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提升工业副产品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循环利用率。 推广应用全氧、富氧、电助熔、全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水泥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低阻旋风预热器、浮法玻璃一窑多线、陶瓷干法制粉等节能降碳装备。 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 到2025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1%以上。 到2030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产业化示范。 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明确,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相关规定,切实控制新增钢铁产能。 促进钢铁行业流程结构优化,推动工艺及装备绿色升级,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强化产业协同,构建清洁能源与钢铁产业共同体。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强高韧、耐蚀耐候、节材节能等低碳产品应用比例。加强高炉低焦比、高煤比冶炼技术研究应用,鼓励开展高效球团矿生产工艺、溶剂型球团生产、高炉高效使用生块矿等炉料的研发应用。 鼓励节能型炼钢、钢化联产,探索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 到 2025 年,废钢年加工能力超过 1500 万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 40%以上。 化工行业碳达峰行动明确,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烧碱、黄磷、电石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未纳入国家产业规划的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加大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增强原料供应能力。 稳妥有序发展天然气化工和钛锂钾化工,大力发展氢能源化工和以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188体育是国内的吗 替代煤炭。 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副产氢气利用,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开发可再生能源制取高值化学品技术。 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 鼓励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能源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推动氢能多元利用。 到 2025 年,炼油、乙烯、电石等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 30%,合成氨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 15%。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