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陶瓷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香港的陶瓷工业

来源:大公网撰稿人: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1日浏览:
摘要:

直到光绪末年,广东沿海一带之交通日趋发达,各地瓷器皆可运港销售造成竞争,尤其石湾出产的瓷器,品质良佳,价格却相对便宜,由于碗瓷的产品无法与之竞争,本地陶业也趋没落。

  香港海事博物馆现正展出“陶冶之路:清代瓷器製运图”彩画展览,展示明清时期景德镇的製瓷工业流程,有助增进对外销瓷贸易的了解。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北部,处于鄱阳湖流域,由于水土优良,交通便捷,有利製瓷工业的发展。景德镇原称“昌南”,相传在东汉开始製陶,南北朝已是闻名天下的“瓷都”。宋元时期,瓷器技术提升,青瓷、白瓷及青花瓷正是当代的佳品,瓷器产品亦外销东亚各地。这些高级瓷器由昌南製造与输出,深受外国人欢迎,更直接以昌南直译China作为对中国的代名词,外销瓷的影响力可以想像。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成了皇家用品,製瓷技术和贸易业务更达至顶峰。但不说不知,在同一时期香港大埔出产的瓷器亦名满华南,本地陶瓷製品的技术和档次虽然不能与景德镇相比,却因为产品质优耐用、价值低廉,正好补充了民间市场的需求。

  考究香港的陶瓷业发展,起始自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有客籍的陶瓷技师由粤东梅州一带入迁大埔,见该区水源丰富,有优质的瓷土矿及大量树木柴草,製瓷物资完备,于是自设瓷场生产食用器皿,不过受交通限制,产品只于本地销售。

  清初,朝廷为断绝在台湾的南明势力而实行“迁海”,瓷场被迫弃置,至康熙中叶才逐渐恢復,时称碗寮村,由于人口稀疏,瓷场规模较小,生产不足餬口。到乾隆年间,有马氏家族由长乐县(五华)来迁,购入?场重新经营。其时大埔的交通已很发达,且有大量渔船在此泊岸,渔民成为瓷场的最主要客群,销量大增。

  有见及此,马氏扩充瓷场规模,依山坡修建五座瓷房,各有四、五个烧室,火力达1300度,每次能烧製约5000隻饭碗。产品除于本地销售,亦透过水路运往新会、江门、惠州及东莞各地区,随瓷碗销路攀升,瓷场僱用的工人也有增长,该处变成一条名为陶碗乡的“工业村”。

  直到光绪末年,广东沿海一带之交通日趋发达,各地瓷器皆可运港销售造成竞争,尤其石湾出产的瓷器,品质良佳,价格却相对便宜,由于碗瓷的产品无法与之竞争,本地陶业也趋没落。

  1932年,碗瓷停止生产,原址改作村校及民房,本地生产的陶瓷工业正式画上句号。

  香港史学会总监 邓家宙

  电邮:shkh.org@gmail.com

责任编辑:徐阳光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金宝搏188存款 京ICP证040699号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号:110108190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
Baidu
map